《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色彩
发布时间:2009-06-02

  

内容提要与大多的悲剧一样,莎士比亚的这两部悲剧也在说明着命运和仇恨是悲剧的两大因子,《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是两家的世仇,《哈姆雷特》是杀父之仇。而造成这种仇恨的就是命运。命运在仇恨中起伏跌宕,仇恨在命运中变幻无穷,在命运中的仇恨和仇恨中的命运相互交织中,悲剧的艺术魅力得以延展并得以深化,悲剧的美感作用也得以提升。

  关键词:命运   悲剧   仇恨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哈姆雷特发出这样的感叹和诘问时,莎士比亚用一个复仇的戏剧演义了一幕惨烈的悲壮故事。而当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说道“一个坟墓吗?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时,莎士比亚又用一个爱情传奇创造了长久不衰的经典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于1595年,六年后,莎士比亚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所在家族(蒙太古家族)与朱丽叶所在家族(凯普雷特家族)誓不两立,仇深似海。16世纪末。英国处于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就发生在英国的维罗纳城。罗密欧为了见到自己迷恋的美人罗瑟琳,决定冒险参加凯普雷特家族举办的舞会,谁曾料想,罗密欧见到了娇美清纯的朱丽叶,两人一见钟情。有世仇的两个家族的新人注定要经历生死的考验,悲剧也从此开始。

     由于家族间的仇恨,他们只能秘密结婚,由于偶然犯下的错误,他们错过私奔的机会,先后殉情自杀。结婚本来应该光明正大地举行,可他们只能选择秘密举办,这已经是常人无法忍受之“悲”,即使没有错过机会而真正地私奔成功,可是谁又愿意选择私奔呢,私奔本身又是一种莫名的痛,谁不想在父母面前举行一次完完美美的婚姻呢,可是世仇不允许他们这样,私奔成功依然是无法忍受的“悲”,是一种刻苦铭心的痛。但是,上帝连私奔的机会都未曾给予这两个年轻人,阴差阳错中他们殉情自杀,这种“悲”远远超过了鲁迅所说的“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悲,这种“悲”是美好的东西打碎又复原又被打碎的“悲”,因为这一对恋人本来可以在“朱丽叶”假死后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依然是阴差阳错,那封“救世”的信件晚了一点到达罗密欧那里,月本来就要圆,可天狗又出现,乌云又随风起,悲剧到此,达到极致。

     整个悲剧都在不停地围绕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甜蜜的爱情和两个家族间的仇恨和对立展开。莎翁曾明确地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命运悲剧。没有一个人能选择自己生于哪个家族,罗密欧不能,他爱恋的姑娘不能,尽管他们都轻蔑地觉得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徒具虚名的姓氏,可是姓氏恰恰是命运的一种象征符号。命运的捉弄使罗密欧与朱丽叶必须面对两个家族的世仇,仇恨是一种剧毒,在此生长的爱情必然时时会有被剧毒毒死的危险,仇恨又是命运的另一个象征符号。剧情的展开,就是剧毒的发作,而剧毒的发作又促进了剧情的展开,当一连串的偶然事件和阴差阳错共同出击时,爱情通过男女主角的殉情而亡而得到升华,悲剧在命运的鬼使神差中而更加悲凉。

戏剧的结尾,蒙太古和凯普雷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恋人的死而抛开旧仇,言归于好,并且用纯金在维罗纳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象。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为了献身的理想胜利了。这对情人是“我们仇恨的可怜的牺牲品”,结局似乎完美,似乎迎合了人们对大团圆结局的渴望,可是,当“大家都受到惩罚”时,我们又怎能不感到这种团圆本身已经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是的,朱丽叶的表兄提波尔特死去了,茂丘西奥死去了,总之,死去的不只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死亡与爱情”难道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不也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吗?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哈姆雷特的悲剧又何尝不是?罗密欧不能选择生于哪个家族,朱丽叶也不能,同样,哈姆雷特仍然不能,他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上帝让他出生在权力斗争十分猖狂的皇宫里,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注定难以摆脱谋杀、堕落、寡廉鲜耻。在这个罪恶横生的宫殿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罪恶的制造者,每个人又都可能成为罪恶的受害者。哈姆雷特似乎有些幸运,他没有亲眼看到罪恶是怎样发生在自己慈爱的父亲身上的,可是越是幸运,越是悲哀,越是幸运,越是痛苦。没有亲历罪恶,便只能怀疑罪恶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制造了罪恶,丧父之痛加剧了怀疑,怀疑反过来又捶打着他的灵魂,他必须更加痛苦地面对极有可能制造了这次罪恶的凶手,而那凶手却是自己曾经贞洁的母亲。怀疑需要用种种事实佐证,而这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生在皇宫,于是他只能装疯卖傻,需要在仇人面前假装一无所知。

当种种迹象表明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叔叔就是谋杀父亲的仇人时,这种痛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痛?煎熬又是如何疯狂地折磨着这个年轻人的灵魂?谋杀亲夫之后又嫁给自己的合谋者,母亲已然变成恶魔,可这在皇宫之中并不鲜见,。“是否应默默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入大海之无涯苦痛愤然为敌,并将其克服?”,如此彷徨,如此困惑,都是命运在嘲弄着这个王子,命运把一个人从一个漩涡中卷入另一个漩涡中,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漩涡中,东西南北都被旋转成一个圆圈,又有谁能跳出这个圆圈呢?王子不能,他原本贞洁的母亲不能,他仁慈的父亲不能。在这个圆圈里,无论向那个方向进发都有恶魔在张牙舞爪,谁又能突破恶魔的围追堵截?恶魔在折磨着灵魂,谁能忍受啊,但是谁又能不得不忍受呢?谁又能“如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度之慢,贪官之侮或者庸民之辱,简单地一刃了之呢”?

哈姆雷特终于在种种无情打击中发出“生存或是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的呐喊。但是,生存还是毁灭,谁又能自由地去选择呢?又有哪一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呢?就连毁灭和死亡,也是如此。哈姆雷特是王子,于是他必须勇敢地承受源自他天性的正直和他不得不去扮演疯子的懦弱行为之间的沉重反差;他也是儿子,却又要用言语刺伤他的母亲,因为权力的争夺导致了他的堕落;因为他是儿子,他必须为父报仇,但是在复仇过程中却杀死了自己恋人的父亲;他没有亲眼见到谋杀如何发生在父亲身上,却在复仇行动中亲身经历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次谋杀,然而命运没有让他迅速离去,而是让他亲眼看见自己的报仇行动除了害死自己恋人的父亲之外,还害死了已经得到自己原谅的母亲。当他中了有毒的剑之后,有人亲自告诉他谋杀父亲的凶手就是自己的叔叔,这依然是命运的安排,命运让他在垂死中得到真相,自此,怀疑没有了,仇恨占据了一切,他拼起残存的力量猛地向奸诈的国王刺去,毒剑插进了奸王的胸膛。“生存还是毁灭”这个必答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回答。

莎士比亚的这两部戏剧都自始至终弥漫着浓浓的悲剧色彩。人们大都喜欢看悲剧作品,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悲剧作品尤为欢迎,都认为悲剧文学是最有深度,最具有感染力的,别林斯基说:“没有一种东西像悲剧这样强烈地控制着我们的灵魂,以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使我们心向神往,给我们如此高尚的享受。”这句话道出了悲剧的艺术魅力和美感作用。与大多的悲剧一样,莎士比亚的这两部悲剧也在说明着命运和仇恨是悲剧的两大因子,《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家的世仇,《哈姆雷特》是杀父之仇。而造成这种仇恨的就是命运。命运在仇恨中起伏跌宕,仇恨在命运中变幻无穷,在命运中的仇恨和仇恨中的命运相互交织中,悲剧的艺术魅力得以延展并得以深化,悲剧的美感作用也得以提升。

欢迎访问温州大律师网  http://www.kungfulawyer.com

法律咨询:13738778655(崔律师)

 

关键词:温州法律咨询,聘请律师,免费咨询,刑事辩护,诉讼仲裁,离婚继承,合同纠纷, 房产律师,股权转让,尽职调查,律师见证,交通事故,劳动争议,工商查档,行政诉讼,温州法律顾问, 公司法律事务(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公司全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公司治理及合规法律咨询)企业并购及产权交易、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组建、民间资本融资、及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制上市及中小板、创业板上市融资(IPO)全程法律服务,债权债务,人身损害赔偿,,知识产权,保险纠纷,私人律师,房产纠纷,拆迁补偿,诚信律师,温州资深律师。智者当借律而行,蓄势而发,精准中的。